鸡舍环境控制

鸡舍环境控制






一、温度


(一)热量来源

鸡舍内的热量主要来自鸡自身的产热量,产热量的大小和鸡的类型、饲料能量植、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等有关。


(二)温度对鸡的影响

环境温度对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食量、饮水量、水分排出量的变化。随温度的升高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产粪量减少,而呼吸产出的水分增加,造成总的排除水量大幅度增加。排出过多的水分会增加鸡舍的湿度,鸡感觉更热。


(三)环境温度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刚孵化出的雏鸡一般需要较高的环境温度,但是在高温和低湿时也容易脱水。对生长鸡和产蛋鸡来说,适宜温度范围是13-25℃。生长鸡在超出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时饲料转化率降低。蛋鸡啊较高环境温度下,蛋重降低,产蛋量降低,而且死亡率增加。

相对来讲,冷应激对育成鸡和产蛋鸡的影响较少。


(四)维持适宜温热环境的措施

1、鸡舍结构

鸡舍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开放式鸡舍和环境控制鸡舍,环境控制鸡舍更适合于环境温度31℃以上的高温时的温度控制。

2、通风

通风对任何条件下的家禽都有益处,它可以将污浊的空气和水汽排出,同时补充新鲜空气,而且一定的风俗可以降低鸡舍的温度。

3、蒸发降温

在低湿度条件下使用水蒸发降低空气温度很有效。这种方法通过湿垫降温系统实现。有一点必须注意,虽然空气温度能够下降,但是水蒸气和湿度增加,因而湿球温度下降有限。

蒸发降温有几种方法:房舍外喷水;降低进入鸡舍空气的温度;使用风机进行负压通风使空气通过湿垫进入鸡舍;良好的鸡舍低压或高压喷雾系统形成均匀分布的水蒸气。开放式鸡舍可以在鸡舍的阳面悬挂湿布帘或湿麻袋包。

4、鸡群密度和足够的饮水器

5、屋顶喷水



二、相对湿度


鸡舍内湿度的来源主要是鸡呼吸产生的水蒸气、粪便带出的水分、大气中的水分。湿度对鸡的影响只有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才明显,在适宜温度下无的的影响。鸡只适宜的湿度为60~65%,但是只要环境温度不偏高或偏低,在40~72%范围也能适应。

控制相对湿度的方法:主要是饮水器不漏水或滴水,适当控制鸡的饮水,加强通风,把湿气排出鸡舍。如果鸡舍湿度过低,可以采取喷雾的方法,雏鸡舍可以用在火炉上加热开水的方法。



三、空气质量


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包括粪尿分解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鸡呼吸或物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垫料发酵产生的甲烷,另外用煤炉加热燃烧不完全还会产生的一氧化碳。这些气体对鸡体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均有负面影响,而且有害气体浓度的增加会相对降低氧气的含量。

为了补充氧气、排出水分和有害气体,并保持适宜温度,必须使鸡舍内的空气流通。通风换气是调节鸡舍空气环境状况最主要、最经常用的手段。



四、光照


(一)光照的作用和机理

  光照不仅使鸡看到饮水和饲料,促进鸡的生长发育,而且对鸡的繁殖有决定性的刺激作用,即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均有影响。另外,红外线具有热源效应,而紫外灯具有灭菌消毒的作用。

光照作用的机理一般认为禽类有两个光感受器,一个为视网膜感受器即眼睛,另一个位于下丘脑。下丘脑接受光照变化刺激后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这种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引起卵泡刺激素和排卵激素的分泌促使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二)光照强度

光照太强不仅浪费电能,而且鸡显得神经质,易惊群,活动量大,消耗能量,易发生斗殴和啄癖。光照过弱,影响采食和饮水,起不到刺激作用,影响产蛋量。是了使照度均匀,一般光源间距为其高度的1~105倍,不同列灯泡采用梅花分布,注意鸡笼下层的光照强度是否满足鸡的要求。


(三)光照管理程序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光照管理程序的原则

①育雏期前一周或转群后几天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光照,以便鸡熟悉环境,然后光照时间逐渐减少到最低水平。

②育成期每天光照时间应保持恒定或逐渐减少,切勿增加,以免光照刺激使鸡早熟。

③产蛋期每天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一定数后保持恒定,切勿减少。

2、注意事项

①根据不同的饲养方式制定不同的光照管理程序。

②育雏第一周每天23小时,之后逐渐减少。育雏育成期每天的光照时间不得低于6小时,也不要超过11小时。

③不得随意改变光的颜色、强度和时间,否则会引起产蛋突然下降。

④进入产蛋期光照时间应逐渐增加,不能突然大量增加,一般一次增加0.5~1小时。

⑤产蛋期每天光照一般以15-16小时为宜,最多不超过17小时。

⑥开放式鸡舍日照不足时采用早晚补充人工光照的办法解决。

⑦产蛋最后几周光照可增加。


(四)光照制度

1、环境控制鸡舍

2、开放式鸡舍

开放式鸡舍的光照制度应根据当地实际日照情况确定。

3、间歇光照


五、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可以起到降温、除湿和净化空气的作用。鸡舍通风按通风的动力可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三种,机械通风又分为正压通风、负压通风和零压通风三种。根据鸡舍内气流组织方向,鸡舍通风分为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


(一)自然通风

依靠自然风的风压作用和鸡舍内外温差的热压作用,形成空气的自然流动,使舍内外的空气得以交换。


(二)机械通风

一般使用轴流式通风机进行通风。

1、负压通风

利用排风机将鸡舍内的污浊空气强行排出舍外,在建筑物内造成负压,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自行进入鸡舍。

①纵向通风

排风扇安装在鸡舍一端的山墙或山墙附近的两侧墙壁上,进风口在另一侧,鸡舍其他部位没有门窗或门窗关闭。

②横向通风

横向通风的风机和进风口分别均匀不止在鸡舍的两侧墙上,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鸡舍后横穿鸡舍,由对侧墙上的排风扇抽出。现在比较少用。

2、正压通风

风扇将空气强制输入鸡舍,而出风口作相应调节以便出风量稍小于进风量而使鸡舍内产生微小的正压。这一方式也不常用。